號稱日本國民作家的宮部美幸,
這經典之作《模仿犯》算是許多推理迷必推之一,
當時剛好碰到書店在打折,又有送一本薄薄的筆記本,
想了一下就入手了,也開啟將近半年的漫長閱讀之旅。
要感謝今年五月的統測,因為陪考太無聊了,
所以就帶著這本去打發時間,那二天趕了不少進度;
也要謝謝速度奇慢的老舊PC,一邊上傳照片可以一邊閱讀,
也要謝謝學校無數個無聊的會議,《模仿犯》陪我度過許多空白開會時間。
謝謝今年學生畢業,
讓我在六月中開始有了更多時間把《模仿犯》的結局走完,感謝。
(好像在頒獎典禮上致感謝詞唷)
(說到頒獎典禮,今天晚上公布的金曲獎實在是OOXX)
(台灣是沒人才了嗎?為什麼老是姓周的拿獎?)
《模仿犯》最令我感興趣的,
是主嫌網川浩一背後的真正動機以及驅使他做出那麼多冷血謀殺案的因素,
可惜作者給他的描述不是很多,
在「和平」尚未以「網川浩一」真名現身時,
完全看不到他的獨白,
有的通通只是栗橋皓美、高井和明或是其他相關角色的描述,
塑造出一個總是面帶微笑、彬彬有禮、學業表現出色、傑出青年、
聰明冷靜、沒有感情、超級自負的「和平」,
直到下卷的後半段,「和平」才真正像個人一樣栩栩如生出現我們面前,
原來他也有情緒波動,原來他也會失算,
但可惜對於他的背景,只有稍微地帶過一下,
如果他是真的人,會很想好好研究他的成長過程,
因為通常連續殺人犯都跟其不正常的家庭有極大的關係,
為什麼他會殺掉那些人。
『連續殺人是齣大製作的好戲, 觀眾是全國民眾。
的確大家都吞著口水靜觀這些事件的發展。
被害人以及出場人物, 就像魔術師從觀眾席找人幫忙一樣,
兇手親自挑選她們演出適合的角色。
於是被害人的家屬也必須跟著演出配角。
他們的悲傷、憤怒、嘆息,就是這樣成為舞台劇中的低音伴奏之一。
身為兇手的導演最喜歡的受害者家屬, 就有可能獲得獨唱的演出機會。』
(摘自原文)
對他來說,這引起日本社會極大關注的連續殺人案,
就是他精心設計的一齣舞台劇,
那些被殺害的女生是女主角,痛苦、傷心欲絕的家人是配角,
那棟埋有大多數屍骸的別墅則是演員的後台,
這樣變態的心理,網川浩一卻深深地沉浸其中,並引以為樂。
《模仿犯》沒有恐怖的殺人情節,卻有兇手恐怖的變態思考邏輯,
即使早在上卷就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但不會影響閱讀樂趣,
因為「找兇手」不是這本推理小說的目的。
看到下卷網川浩一終於現身時,
他不斷玩弄大眾、媒體、高井由美子的跩樣,
還有心裡已經心知肚明他就是兇手,可是大家卻都不知道,
反而被他玩弄股掌之中,心裡就覺得超不蘇胡,
好想看他最後到底會不會被揭穿,
就是這樣的念頭,才得以支撐我讀完這千多頁的「鉅著」。
突然想到,如果把網川浩一這個角色交給東野圭吾來寫會怎麼樣,
會不會是下一本的《惡意》?^^
留言列表